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原音
味觉记忆可助力文旅繁荣
发布日期:2025-03-13 06:53
来源:阳泉晚报

  2月28日出版的《阳泉日报·晚报版》上,《炸馓子:阳泉人流动的味觉记忆》勾起了我的口水,安排妻子赶紧备料加工治疗我的“馋病”之时,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小区一户人家的窗户上,每天都有一群小鸟聚集在那里又唱歌又跳舞,一样造型的楼房,相同样式的窗户,为啥别人家无鸟光临,这户人家就会吸引这些飞翔的“音符”来演奏呢?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是这家的主人每天将菜叶剁碎,再拌上玉米面,然后撒到窗台上。

  哦,原来这些鸟把这里当作了食堂,每天来这里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的。

  鸟类如此,人类又何尝不是呢?毕竟民以食为天,有美食的地方总是容易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去“打卡”的。比如陕西省的西安,许多女性经常去旅游,文脉的吸引力是一个方面,西安独特的美食之吸引力,亦不容小觑。

  咱阳泉的美食也是有很多的,酸菜抿圪斗、玉米面糊嘟、莜面窝窝、黄米面油糕与枣介糕等,外加招待新女婿的“三八席”中的过油肉、豆腐丝、瓤白菜、米粉肉……哪一样不是吃起来真“馕嘴”,想起来流口水?但是,我们在做旅游推荐的时候,却忽视了这些“软实力”,着力点放在了景点山多青、水多美、传说多优美方面。我不是说咱阳泉旅游景点的硬件“缺钙”,而是觉得如果我们主打山水文化来推介阳泉的旅游,与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比,很难比得过。如果我们拿文化来吸引游客的话,宗教文化比不上五台山、峨眉山等名山,历史文化比不上北京、南京等城市。那么,我们的文旅产业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呢?窃以为我们可以在宣传山水文化、历史文脉的同时,把打响美食招牌也放到重要位置,用美食“勾住”游客的嘴,用美食“拴住”游客的胃,用美食“拽住”游客的腿,用美食“牵住”游客的心,用美食“喂大”阳泉文旅产业的体量。

  我这“歪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能比较难。但是世上之事,为之则不难也。除了前边我提到的美食,我们还可以继续挖掘传统美食,比如韭菜加鸡蛋炒花椒叶煎饼、大蒜加蒜薹与鸡蛋炒面筋、羊油炒高粱面窝窝再喷上蒜醋(假火腿)等目前已经很少见的传统美食。我们还可以挖掘传统美食中的“伴手礼”。比如,用柿子、黑枣加熟芝麻捣成泥糊状做成的老平定芝麻糖,还有把熟黑豆加红糖压成饼状的豆饼等,确保游客在其他地方买不到,一吃就离不了,还具有养生保健解馋功能,可带动阳泉文旅产业的发展。

  味觉记忆可带动阳泉文旅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相关职能部门与文旅机构可以试试,或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陋岩)


(编辑: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白洁)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