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摄影
从煤炭资源型村庄,到生态立村打造现实版“桃花源”,近年来,桃林沟村坚持生态优先,积极探索“农业+观光”“农业+节庆”“农业+体验”等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在实践中找到转型发展的答案——
“老典型”更有新作为
发布日期:2024-12-29 06:39
来源:阳泉日报

现代化住宅小区(资料图)

  村美、业兴、人和,是一幅怎样的现实图景?走进城市“后花园”郊区平坦镇桃林沟村,道路干净整洁,桃树漫山遍野。民俗文化园、桃花源里公园、花果山观光园等景点坐落在乡村各处,彰显着秀美宜人的乡村风光,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景致映入眼帘。

  近年来,桃林沟村在村党委书记李乃珠的带领下,以“产业强村、旅游旺村、生态靓村、文化兴村”为目标,凭借人居环境整治夯基、产业发展铸核、乡村治理塑魂,走出了一条致富路,拼出了“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如今,桃林沟村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绘就了一幅产业壮大、村民增收、村容整洁、邻里和谐的现代化乡村振兴图景。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幸福增长点’”

  过去,桃林沟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依靠煤炭资源,桃林沟村摆脱贫困,因煤而富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桃林沟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栽植千亩桃林,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做足做深“桃”文章,推进桃林沟村从煤炭产业向农旅融合绿色产业转型。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桃林沟村从村名里的“桃”字入手,实施“千亩桃园”工程,建设桃花源里公园、桃河民俗文化园等特色文化园……一系列建设让桃林沟村从“黑”转“绿”,曾经的荒山成了远近闻名的城市“后花园”。千亩桃林枝繁叶茂,全村绿化覆盖率达80%,四季景致各异、处处皆美景。

  乡村振兴的根本是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生态变好了,硬件也得跟上。桃林沟村大刀阔斧地实施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环境治理等系列工程。村内道路整修、天然气改造、旱厕改造,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污水管网改造提升了村里污水排水能力;修建停车场、饭店、公共厕所等设施,满足游客的需求……

  为满足桃林沟村村民和周边商户不断增加的自来水需求,今年桃林沟村投资100多万元,新建两座泵站。眼下,位于桃林沟村喜来居北苑北侧的建设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干劲十足。“目前两座泵站建设进度过半。建好后,可以满足全村1300多人的用水需求。”项目建设负责人孙忠介绍。

  桃林沟村党委副书记史鹏飞说,他们以桃花为根基,建设生态宜居的“绿美乡村”,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幸福增长点”。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捧牢‘金饭碗’”

  桃林沟村的改变,产业发展无疑是关键引擎。以桃林建设为基础,桃林沟村精准锚定方向,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桃花盛开和桃子满枝时节,游人纷至沓来。桃林沟村适时举办桃花节、采摘节,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益。旅游经济越办越红火,桃林沟村又建起桃河民俗文化园、花果山观光园、桃花源里公园,以及空中栈道、水上漂流等景点。同时,桃林沟村挖掘传统文化,古州家风馆、桃林沟村乡村故事馆、工匠传承馆、走染坊记忆馆、晋东百业风俗图系列石刻等相继落成。2021年,农业农村部公布“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桃林沟村名列其中。

  “‘千万工程’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推动乡村焕发‘万千气象’,我们村就是一个生动写照。”史鹏飞说,文旅产业的持续火热,让桃林沟村有了继续发展酒店项目的想法。酒店位于桃河民俗文化园对面的停车场内,方便游客停车入住,尽享便捷。目前酒店建设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装修好后可吸引更多河北、北京等地的游客。

  “2021年,村里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破题,成立了阳泉桃林润锦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公司的马铃薯雪花粉加工项目正式投产,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2023年,我们继续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发力,上马即食酸辣粉加工项目。”阳泉桃林润锦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史晓波说,公司深耕薯类全产业链,先后生产出马铃薯雪花全粉系列产品、即食酸辣粉、手工马铃薯粉条等,年产值约9000万元。

  近段时间,阳泉桃林润锦食品有限公司接连迎来“喜事”:公司生产的马铃薯雪花全粉系列产品被认证为“中国绿色食品”;马铃薯雪花全粉日产量由原来的16吨提高至24吨;新建的手工马铃薯粉条加工车间成功产出手工马铃薯粉条,首批手工马铃薯粉条销售一空。

  史鹏飞说,他们就是要通过发展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捧牢“金饭碗”。

  “让乡村建设有动力、见神采”

  桃林沟村的协商议事制度,是乡村治理的一大载体和见证。

  “涉及村级治理的要事、难事、实事,村民都可以表达沟通,确保村民遇事有地说、困难有人管、矛盾有人化、问题有人解。”史鹏飞说,要始终保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要将治理寓于服务、矛盾源头化解,聚力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格局。桃林沟村多管齐下,全力构建和谐有序、活力四射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过程中,实现乡村治理的“同心圆”,乡村善治起着重要作用,桃林沟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其中典范。原大南庄村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整村搬迁到桃林沟村,曾经的“两家人”成了“一家人”。为了使搬迁群众特别是脱贫户尽快融入新环境,桃林沟村实施了一揽子保障举措:“新村民”享受同等福利待遇;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站,根据脱贫户就业需求、结合个人情况推荐合适岗位;常态化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授人以渔”……“景区今年新修的桥,我们命名为‘连心桥’,既寓意着‘新’‘老’村民心连心,也承载着村组织和群众心连心、共奋进的深厚感情。”史鹏飞说。

  桃林沟村一方面通过自治强基,实施先锋示范,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村级治理;另一方面以法治护航,依托“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山西最美基层民警”余文琦创建的“老余调解工作室”,构建调解体系,力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有效提升村民安全感。此外,桃林沟村以德治浸润人心,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运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破除陈规陋习,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睦家庭好媳妇”“带头创业新女性”等评比活动,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用好榜样力量。

  史鹏飞说,下一步,桃林沟村立足村民自治,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强化正确价值导向,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乡村建设有动力、见神采。(王嘉崧  郭雁伟)


(编辑: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白洁)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