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过后,我市各行各业鼓足干劲、奋勇争先,春耕备耕忙、项目开工热、企业生产旺。连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紧盯各自重点监管领域,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加快,全市上下进入奋战“开门红”的关键时间节点。在这关键节点,“起步即加速”不仅是对新一年经济发展的殷切期盼,更是对安全生产的郑重承诺。复工复产的“加速度”必须以安全为基石,唯有筑牢安全防线,方能确保经济列车行稳致远。 安全生产唯有确保万无一失,才能避免一失万无。新春伊始,许多单位、企业呈现出“拉满弓”“上满弦”的状态,全力以赴抓开工生产。患生于疏忽,祸起于细微,在安全面前,任何一处疏忽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次事不关己都可能酿成安全事故。我们不能只看到发展,而忽视安全,应防患于未然,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意识,坚决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忽视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同时,应以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细致的工作、更加务实的作风,严控风险、严查隐患,尤其是加大对关键环节、重要部位、重点设备的管控力度,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各行业监管部门和属地政府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守夜人”,应从严从实抓好节后复工复产安全防范,严格落实关键人员到岗履职、重点企业制定方案、主要负责人带头培训、全面排查治理隐患、严格复产审批验收等要求,把好复工复产安全关。同时,政府部门还要紧扣行业领域特点,及时发布复工复产警示提醒,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类研判、分类施策,在教育培训、技术指导、行政许可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安全发展。 防范安全隐患需多方协同发力。安全生产涉及部门多、责任链条长,需各级各部门压实责任、形成合力。属地政府应强化主体责任,全面研判风险、靠前指挥调度,严把复工复产关,深入企业加强服务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应落实监管责任,聚焦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严厉打击超能力生产等行为;企业主体应提高认识,主动开展自查自改,确保平稳有序复工复产,为全年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