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要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优化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与落实赋能。本文从五个方面概括了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在此基础上,就加强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从三个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建党百年来的优良传统,并且是突出的政治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要求,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指引下,有力有效地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筑牢全面乡村振兴的思想政治基础,必须结合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的认知基础,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明确目标定位、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成效质量,蹚出一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常态长效推进的新路子。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相关战略举措,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如果将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解决了农民群众潜在的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问题,进而达到凝心聚力、铸魂育人、鼓足干劲的效果,就能为乡村振兴扫清主观障碍,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加强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物质动力来自于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的重要主体是农民。乡村产业的振兴很大程度上需要引进先进技术、掌握科学方法才能实现,这就要求农民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学习应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素质,对农民进行正面价值引导,在思想观念层面凝聚起最大合力,构建起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所以,加强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乡村产业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
加强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扎实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作用的发挥,尤其是离不开涉农主体的积极参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以及道德素质,能够促使涉农主体自觉提升专业技能,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在这其中,农民思想观念的有效转变是其向新型农民转变的关键因素,所以,优化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农村人才振兴的思想基础。
加强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扎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全面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文化振兴在精神层面的牵引,其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灵魂,是助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乡风文明,而乡风文明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在内容还是目标方面都具有内在一致性,尤其是在农民受到各种思潮冲击的背景下,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帮助农民解决个人认知方面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养、改善农民的精神风貌,提升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进而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加强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生态的振兴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从思想价值层面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让农民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引导农民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以主人翁的意识建设美丽乡村。
加强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扎实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以组织振兴作为根本保障,乡村组织振兴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与主体是农民党员,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引导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得农村党员干部在理解和认同国家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帮助更多农民增强对新政策的认知与理解,这样才能使得涉农政策惠及更多农民,只有得到了更多农民的政治认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互联网背景下,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互联网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能够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这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开展面临的新机遇。但是,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数据的广泛传播,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网络空间中的各类复杂声音的传递,也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加强与改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仍然面临一些现实困境,比如,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统一、完整、健全的机制模式,尤其利用互联网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较为零散;运用新媒体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存在内容宽泛空洞、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等问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手段载体上缺乏新意、较为刻板,不够灵活、互动性不强,对新兴技术的运用情况十分有限,使得农民群众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较低。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有力、有效地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筑牢全面乡村振兴的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增进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认同,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加强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
要直面挑战、抓住机遇,更加有效地在农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思想政治引领,开创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健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不断健全相关机制、完善相应制度,是加强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有规划,要按照规划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资金、技术支持,发挥好制度供给的作用。要将推动农村地区利用互联网工具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形成明确的制度,并发挥好制度在规范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权威性、稳定性作用。要立足农村实际查漏补缺,制定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推动在农村地区形成科学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与模式,这样才能有效破解目前在农村地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执行落实等条块分割的壁垒,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丰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利用新媒体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优化宣传内容,使得工作内容在把握“变”与“不变”特征的基础上做好守正创新。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结合当下的宣传重点,立足各村实际,把握思政内容的阶梯性、层次性,充分运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过程要借助“文化”这一隐形载体,包括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乡贤文化等,推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互联网相结合。很多乡村拥有不同类型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要在做好挖掘与打造的过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让优秀乡村文化为农民提供肥沃的“思想土壤”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农民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教育的过程也是对其思想淬炼的过程、道德情操的启迪和陶冶过程、精神生活的滋养过程,进而起到以文化人、以文凝心的“教化”目的,并起到规范农民群众行为的重要作用。
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新型载体运用受限已经成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难以与时俱进的瓶颈所在,因此,优化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积极借助先进技术和信息化平台创新工作载体,推动互联网尤其是新媒体手段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全面赋能,真正让二者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融”起来。网络渠道丰富了农民群众表达诉求、提出意见的方式和方法,拓宽了农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和路径。因此,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顺应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把网络新媒体作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农民、服务农民的重要载体,注重运用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利用好传统媒体加大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效果;也要积极融入新媒体时代,创新传播手段,以满足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需求。
(作者为阳泉市委党校讲师)